台灣第一燈塔在淡水:民營除了檔案照片外還有著重要碑文見證著....  

14df336b9d78f6.jpg

14df3353498090.jpg  

圖1-1 淡江中學演習於望高樓合影及今日原本矗立於河口的望高樓已不存在剩石滬一角

淡水在19世紀全球大航海的年代就是台灣重要的港口,與中國大陸往來以福建泉州蚶江為對渡往來的碼頭,當清代往來港口相關船隻指引的設施並不完善;加上航行於黑水溝的戎客船船上也沒有良好的導航設備,航行於海上全憑船長及船員的經驗,清中葉以前到北台淡水河從海面看到的第一個河口印象,可能往往會誤認前方的公司田溪河為淡水河,由於該溪充滿礁石且水流急湍深度不夠;所以該溪並不適合於船隻航行,往往造成許多往來船隻的意外事件,為解決導引大陸與淡水兩岸往來船隻避免進入該溪並順利進入淡水河的問題,於是當時淡水當地人士、船頭行、郊行及航行其中的船隻人員,共同出資並興建模彷烽火臺型態的淡水第一個民營的”燈塔”,設立在淡水河口近海口約今沙崙海水域場一端,望高樓於夜間點燃火光利於黑暗標明河口位置,並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為求公信立碑為據,今碑文還保存在中正路福佑宮媽祖廟前殿虎邊牆上,名為望高樓碑,見證著全台第一座民營燈塔的歷史的一頁!

14df337028dca1.jpg  

圖1-2今於福佑宮望高樓碑誌

至於淡水望高樓的樣式,現今已經不復存在、且無明確文獻記載考據相關資料,當時淡水洋行商人之一陶德曾記載法軍侵台淡水戰役中法戰爭(1884年)信號兵於戰敗登上其塔吹撤退號,另據地方耆老周明德在滬尾街雜誌中”台灣最古老的燈塔”一篇文章中描述其家母印象中望高樓為上檀下塔的錐狀型態,高約五人高度(八公尺),另蘇文魁老師也在其部落格Mr Tamsui中專文提及望高樓在台灣尚未有電力的時代則以花生油為點燈燃料,惟在清朝於1860年代號淡水開放為國際港年代另建燈塔代替望高樓,這座民營的燈塔就隨著時光而漸損毀不用,而至日治時期只剩下面石塔基座部份。

14df3360474383.jpg 

圖2 軍演中的望高樓為攝影台  

14df3361a21abd.jpg

圖3:長老教會柯設偕長老的合影
 
現僅剩望高樓的影像為日治時期所留,目前所知僅見有三幅寫真影像(如上圖),第一幅為日本時期淡水中學高年級男生於1940年代野外軍訓課後所留,當時常以訓練學生分為兩隊對抗,課中休息時間於望高樓合影留念,影像中望高樓前方架著日治二戰時期校中所配38式步槍,為畢業紀念冊所留的學校生活寫真(周明德老師);第二張照片為昭和9年軍事 演習寫真帖淡水演習篇畫面之一,日軍所舉辦的大規模軍隊編成聯對演習,望高樓成為很好的制高點,也成為受邀參觀演習的人士絕佳的觀看壯盛軍容的絕佳”閱兵臺”,綜上得知當時有著寬闊沙灘的沙崙海域是從事軍演或訓練的良好場地!第三幅為淡水日治時期重要文史學家柯設偕偕家人及友人於出遊時爬上石壘塔基所留的望高樓影像(蘇文魁老師),上述這些影像隨著望高樓石基被日治時期日軍所拆解做為戰時碉堡的石材後,以成為見證望高樓的重要史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msuito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