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頂馬偕之路是淡水必遊,馬偕有間全台灣第一的私人博物館!你知道在那嗎?

2.jpg  

今日淡水埔頂馬偕之路,是許多人體會不一樣淡水風情必經熱門旅遊路線,馬偕故居是走訪埔頂必遊景點;這棟雪白建築也是旅遊中的目光焦點,以歷史意義而言它可是陪伴馬偕娶妻生子重要地點,同時也是馬偕長期在外傳教時當回到淡水能提供休息的重要地點,這棟雪白建築一般稱為"馬偕的小白宮"!其建築年代約於1875年,採用許多閩南建材並委請當地匠師建築,其建築風格一般稱為南歐風西班牙式;特性有著高台基及高挑高屋頂空間,內部的挑高空間及高地基通氣孔能提供不同季節氣候空氣熱脹冷縮,良好室內外季節空氣對流保持冬暖夏涼的優點,而室外圓拱迴廊類似台灣亭仔腳騎樓空間能適應日照長時間的台灣氣候特性,一方面有效防止長時間日光直照牆壁讓室內過熱,也能有效調節光線形成充滿藝術感的光線變化呢!

3.jpg  

除了充滿歐洲風的建築外表外,其梯型石砌幾何階梯提供人員從前方不同角度良好的入口空間,結合前方的綠籬圓型綠籬花圃,前方花圃內本來栽植顆紀念馬偕50週年的紀念松樹可惜今因枯死已不存在!不過花圃今與一旁的西式入口拱門與開闊綠草地及別處難得的大綠樹所形成樹蔭及綠意點點,埔頂這裏感覺就像置身歐洲鄉野田園的私人別莊與樹林!

1.jpg

圖說:位在馬偕故居小白宮旁原校長網球場就可以看到後方馬偕讀書樓的二樓全貌

2-1.jpg  

然而就在馬偕故居臨近真理街的後方一隅,卻有著隱身後方一棟數百年前難得一見的二層樓建築,範圍雖不大;卻在這棟西式建築中獨樹一格,這棟位在馬階故居建築迴廊後方盡頭的二層樓建築可說是馬偕重要的小小天地,馬偕傳教為人所知多在台灣各地奔波,難得回到淡水家中除了休息外,也在故居後方建了一方天地,這棟有著濃濃閩南風情的小書齋,可是馬偕相當重視的地方!馬偕往往透過這小兩層樓的天地,把每次的傳教旅途中的風土民情除了記錄也保留下來、蒐集分類、研究與教學!這裏是馬偕融入與了解台灣風土民情的重要資訊與文物圖書館!隱身的馬偕故居一角;見證著馬偕少數為人所知也是偉大的博物學家!

 

做一個傳教士要讓當地人接受外來宗教,也了解當地的居民生活習慣與風土民情,馬偕很重視當地的山川自然與原本信仰特色,這樣才能夠知道對方需求與有效切入對談話題與問題!因此馬偕傳基督教外對原宗教對台灣不同地方廣博的地方特色都深入了解!

0ROJQTu52B_wlBLS_Njj1w.jpg

圖說:馬偕時期台灣水鹿尚多,馬偕將蒐集鹿的頭骨及蒐藏品放在斗砌牆上展示(照片:蘇文魁老師)

OYEvUQ9OzpxSfyzxF3tyZg.jpg    

以1872年馬偕進台灣傳教時代,漢人移民與融合還無法強到主宰台灣全部土地之唯一獨佔族群,當年原住民仍在台灣土地佔有極重要的角色,因此馬偕傳教過程除了漢人外、還包含了平埔族、生熟番人,加上傳教路途上不同的自然物品,求知若渴的馬偕把這些東西都保留下來,其中馬偕還記載了相關藏品豐富到塞滿了整個房間!其中包括了當期各類自然標本!也有不同種族的文化物品!透過其文字生動描述藏品還做了1:1的真人像模型,馬偕以宗教性質與種族粗略分類各據房間一角:如:道士、和尚、原住民及其編織的婦女為代表各據房間東南西北一角,並蒐集這些族群與宗教的相關物品包括了如:漢人神主牌、各類偶像與神像、平埔族或其它原住民各類宗教或生活織品等等;可說是無奇不有,馬偕有系統的分類與大量蒐藏,甚至在日治明治年間台灣乃木總督還親自拜訪參觀當時派專人記錄!馬偕可說是比台灣進入日治更早有記錄的私人博物學家的第一人!可惜這些台灣早期物品經時代變遷未曾保留物品,特別是已被漢化北台平埔族文化早以消失;因此台灣今日研究這些原住民文化,還需借重馬偕回國述職時帶回加拿大的海外博物館藏品了!

7.jpg

圖說:原木色的瓶狀欄杆頗有風味

8.jpg

內部迴廊空間對內天井光線較沒外部直射強烈,少了拱圈調節光線多了一份客棧民宿味道!

10.jpg        

這些藏品雖今日已不存在,但透過空間分布可知或許是馬偕博士對藏品的重視及需有獨立的研究空間,因此利用其住處後方天井廚房上方建立這二層樓而構成了私密研究空間,有獨立的通道上至二樓讀書樓!

14.jpg  

13.jpg  

連接二樓讀書樓階梯沒有華麗裝飾卻充滿的原木的特色,或許二樓較高處空間也可避免某些藏品受到濕氣或虫害的影響吧?於二樓走道一樣有著平安意味花瓶樣式欄杆充滿中國元素的風味!這些花瓶杆欄不同於領事館的綠釉花瓶華麗卻反而多了一份木質花瓶樣式的樸素味道,因中庭內部光線沒對外強烈故馬偕故居內的讀書樓迴廊沒有其對外西式拱圈迴廊遮光需求強烈,內部天井這種木樑屋頂廊道反而多了中國客棧的二樓通道的窘異味道,與連接前方的南歐風格的馬偕小白宮的風格陳現不同的對比!值得細細品味!

11.jpg

 

11-1.jpg    

窺探馬偕對讀書樓的研究空間似乎很重視採光,或許有利於讀書研究光線所需與通風!馬偕除收集藏品外;也用了許多科學儀器研究!如顯微鏡、地球儀、書籍、化學器具、電池組、望遠鏡等等,對前述這些藏品做有系統研究,也充份提供後來牛津學堂等西式教育於學生的研究樣本!可見馬偕的讀書樓當年藏品的博物學讓後來訓練傳教士能充份發揮知識系統傳授!學生對自己鄉土能有系統認知!在當年更是難能可貴!

14-1.jpg  

 

15.jpg  14-2.jpg這間台灣第一間私人博物館空間能於數百年後仍能親眼看見讓人感動不已!站在馬偕的讀書樓下細細品味這穿縮時空小型二層樓台灣第一間圖書博物館,其閩南外觀平房建築造型簡樸低調卻又小巧珍稀!看著眼光離不開眼的百年風華小品樓房!就連時間釀造附著樹幹的植物樹藤都另人覺得小巧可愛!就連綠釉小窗都是藝術品!

4.jpg  

由後方讀書樓走回前方暫別馬偕故居前別忘了體會一下這午後的自然陽光與拱圈的光影之舞;數百年前馬偕或許也在這個位置同享這屬於埔頂的歐風浪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msuito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