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街百年照片探訪淡水漢人產業絲路今昔風光對比還剩何足跡可以追憶?

照片 036.jpg

  照片 035.jpg

 

河港山城是許多旅客對淡水的形容,滬尾的河港印象只要落日時分由淡水捷運站順著今天中正路或金色水岸緩步徐行就可到體會到屬於淡水無敵河港落日的浪漫氛圍,但如要了解山城淡水感受,就要以老淡水發展軸線,順著福佑宮今十八味涼茶間的重建街而上,尋著這條老街歷史重新發現淡水漢人社會與農業社會發展時光!

清朝中葉來自對岸大陸的中國式帆船(戎客船)停靠主要往來港口為滬尾媽祖宮廟(福佑宮)前方停泊;是淡水發展最早且最主要媽祖廟,今日廊牆刻印年代最早自1796年嘉慶元年起就記載這間大廟興起,時間起於淡水地區以航海為主,百餘年前滬尾是渡海大船進淡水河最主要靠岸港,此刻的淡水擔任淡水河系南北百貨的交易中心與貨品吞吐口!自淡水河河系上下游的物產都會由體型較小的船如紅頭仔船載至這裡集散與大商行並與來自泉州與廈門大船集貨交易,例如買進大陸的各種高檔衣物物資或中藥材料,讓滬尾福佑宮前成為當年流行市場好不熱鬧!

IMG_7169.jpg    

也因淡水是數百年前主要北台大海港,這港區市集所聚集人氣與商機,讓滬尾地區居民由這漢人集聚的淡水五虎崗之一的廟後小山頭,源於對大陸交易物品或淡水河系的產品集散讓這裡開啟了商號,讓這成為淡水發展了商行聚集的街道路系統,滬尾街商號聚集後,也為大屯山區與北海岸一帶農民或居民把採集的海產或山區耕作農作最重要的買賣地方與採購生老病死物品地點,這個主要聚集淡水商業產業與交易的地方今日被稱淡水產業之路,也就是今稱重建與清水街區:一段依山面河向上連接淡水山區的街道,也因店面倚山而建,開闢了九個地勢較平坦的山崁商家,街道早期因聚集了九間店面歷史緣由因此今日俗稱九坎街,而九崁街的親切符實的山路型態,可順著石階而上,是一條體會一步一腳印不同人文步徑道路!

 

照片 019.jpg

旅程起程順著腳步石梯旋律而上,首先是百年金紙店許順記商行,商號漂亮書法字體是許多人重建街的目光焦點,百年前創建這間重要店鋪主人翁除了一方面用漂亮的書法字體鑄著專屬的商號大名,也讓這兩間專屬同一老闆的商號名字字中求變化趣味性;表現在商號字體上有著不同書寫體變化,讓這段甫從淡水老街福佑宮媽祖間彎延而上的淡水人的專屬老街有著美好的開始今日仍保留往上少見階梯山路,可重新體會原本以人為主的街道為何舊有成語稱「拾級而上」具體體會,這段淡水舊山城感的街角第一個轉彎處上留步歇腳,由這個高度過往淡水人口與房屋並不密集的年代,往下福佑宮河畔港口望去就可看到寬廣的淡水河及往來於河上的寧靜又優雅風景味十足的畫面,體會淡水河口美麗的風景對於以往淡水人生活的一部份而不是今日觀光而已!

照片 017.jpg

 

續走緩步向上提升感十足的階梯步道,讓人充分感受所謂的山城及往日與大屯山區居民往來滬尾的高度感,目前整修後的步道仍是安居而上,為利步行以一段平緩平台在緩上幾個階梯,以人的腳為步道路徑設計方式充份表現轉折節奏與律動節奏感,跟照片後面鋪上柏油的車道式的重建街有著截然不同感受!

照片 013.jpg

走到位在重建街的14號香草街屋,這是目前少數僅存依山而建且建物完整對外開放的歷史建物,而屋子所在基地內部格局仍然保留著基地因地興建高渡:前低後高的地勢而分成三個不同空間感受,這種充份尊重原來地理形勢的街屋建築方式台灣其它非依山發展老街所感受不到的內部氛圍,而現今由對土地有善的地方文史工作者蔡以倫把自己在淡水山區下圭柔山一帶種植香草植物手工製作後在此推廣這些有機香料作成有利身心的花草茶飲或食材故稱為「香草街屋」

照片 031.jpg  

今日香草街屋內部空間開放後充份運用作為推廣這些產品及相關鄉土教育值得細細品味,置身街屋內如南法的普羅望斯充滿山居歲月的氛圍可感受的到,香草街屋也表現出重建街建築狹長感:立面不寬內部卻很狹長深落的縱寬"前窄身寬"的特殊地理感,立面上精巧的街屋廊前綴上大藍燈籠高高掛,加上前方綴上綠意十足的香草植物令人印象深刻!

照片 027.jpg

剛過香草街屋的不遠民宅有一塊許多有著舊居這裡的老淡水居民兒童時光必有的心中重要拼圖,俗稱重建街石頭公,石頭公也是老重建街住民街區的地標與心靈地圖之一,傳統台灣社會認為樹大或大石必有靈性,居民基於信仰及對土地的尊崇讓這顆因建屋開街發現的大石頭,轉化成為如土地公一樣保護地方的神明,因其外型如青蛙型態的石頭公外型相當討喜,故早年居此的許多小朋友總喜歡把這當作戶外玩耍的好空間,也讓許多在重建及清水街一帶長大小朋友成長歡樂時光記憶深刻地方!

 

照片 028.jpg

528004_332562636793229_237570876292406_814555_76249344_n  

在往上不久就會看見重建街的山勢身段曲線仍保留難見的一段美麗閩南式連棟街屋,見證著重建街的過去,這條被淡水都市發展重心已移轉至以車行交通為主中正中山路於民國60年代重建及清水老街遂逐漸被人遺忘街道,近年來旅遊發展越來越強調探索地方歷史與特色,自地方現漁業文化館阿忠哥等有心人士提倡地方發展的歷史中心才是淡水不可被別地取代一部份,於是強調堅持保留重建街後段交通計畫中預計拓寬連接清水祖師廟後段六號道路因經費問題仍未拓寬部份,絕不能再重踏部份被拓寬已看不見記憶重建街街段的錯誤,應該讓原本淡水漢人最重要街區發展記憶被保留,在透過幾次保存活動終讓重建街保存議題讓政府重新看見且審視其價值性,也透過假日市集及引進文創活力新意,終重新讓地方老街保留給帶進,重建街於是老枝新生,近年許多藝術家、小店紛紛進駐,希望百年前原本扮演農業社會北台灣北海岸及大屯山區重要商店重建街區能在獲商機轉化,由原本農家所需生老病死所需人生大事的重建街店舖如金紙店、漢醫中藥店或到後來淡水小學生到淡水國小求學之路的童玩柑仔店或冰店等原店面,由復古懷舊結合地方特色潮流開啟重新付與重建街的老街店新意,例如假日定期重建假日市集逐漸受到重視外,也吸引固定商店進駐,包括:西式派甜點四樓小飯館或獨立書局:心波力書房把現代不同元素帶入老街內、另如以淡水重建街舊名及門牌號碼命名九崁28,把的舊重建街28號街屋空間轉化成有著多面貌復古元素的展演空間,結合空間設計的新元素帶入老街屋內部,紛紛吸引許多遊客體會淡水老一代居住舊有空間的新意,找回地方的根變成一種潮流,門口立著不同的老物件透過組裝後就像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稻草人充滿童趣,內部保持許多有許多老時光木造空間值得細細品味!

照片 033.jpg    

重建街往山勢較高大屯及北海岸山區而建的重建街在此轉了一個小彎也看得出一路向上的坡度,百年前形成連接淡水港及大屯與北海物產往來的路幅不寬的舊重建街在此仍保有原本的寬度便於以步行的方式通行,前方三間傳統街屋是重建街僅存連棟街屋區,這些街屋店鋪留下精美的中國風的建築符號及手工磚塊燒灼的斑痕像是精美雕琢民間美術館,緩步走在重建街品味這些空間或道路細細體會常民文化,逛到淡水這裡看文化裡子才是王道!

照片 002.jpg  

P1380723  

這充滿歷史味到重建街百年前影像讓人好奇!所幸滬尾進入日治時期後開始進入影像時期,探尋重建街最早照片說明日人開始重視地方的基礎衛生以利治理及保持其居住的健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利淡水紅毛城洋人所要求的衛生水源系統,除了供給居於淡水的外籍洋行或海關領事館等機構,也同時包括將當年主要住家密集的淡水街區"重建與清水街的台灣人居住的街道",建立相關的上水道水源系統,在百年前農業社會要各自住家建立自來水管線是有困難的,其中原因個人所得不足及且公共工程難度都難以實現,於是日人將水源設立處多延著重建街及清水街巷弄交匯或街頭角的廟宇處這些公共區域設置水管頭,以利居民取水容易保持健康並可把水管頭當成地方防火水源的區域,這張最早的照片,應該是重建街初期設置水管頭早期所拍攝,原因1899年日治水管頭剛被設立初期為紀念所留,照片中人物還續著清朝時期所綁的漢人頭,俗稱豬尾巴髮型髮辨尾習慣未改變,當年能夠有能力攝影應該是與設立水管頭相關的日人單位所拍以為見證留存,所以照片中水管頭被開啟後自來水流著而水蓄滿整個木桶,以為見證設施的設立而後方的民居還被插上日本的國旗及照片中的人物顯現高興的臉色!

另外照片見證重建街的街屋居民多會在自家附近養雞為重要生活糧食物資,而照片後方的人物背影還挑著扁擔緩步往上重建街較高處,對比照片中的街道往上街彎應是今日重建街較靠近下方處,與現在照片比較街道型態可能因括寬改變,但因街道的彎屈改變較難故角度應是仍可看出位置,對照九崁28號與石頭公位置所接上方街道彎度頗為類似,而此處為石頭公戀愛巷交錯清水街,街道位置為清水重建街巷弄交會處頗符合日人設置水管頭的重要公共空間,因此這張1899年所拍的最早淡水重建街寫真對照今日重建街的型態頗能符合今古對照照片的懷舊氛圍!

照片 030.jpg  

照片老街-1.jpg    

重建街舊影重覓除了特殊時間所攝留下難得一見水管頭影像寫真外,也因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也開啟照像的年代,讓台灣留下許多影像而當年不同機構製成明信片留存,如日治初期的新高堂以這些影像做成所發行明信片(繪葉書)給旅居台灣日人、本島或外國人互通訊息之外也看到了不一樣地方的物產或風景特色,今日文史專家常常在蒐集史料得到意外驚喜,而當年淡水舊影也被保留不少影像,但當時日人為淡水所留影像大多為淡水國際港區風情居多很少見此外淡水其它部份影像,這張意外見到珍貴且以滬尾漢人街道為主題珍貴且少見,明信片上日人標註稱為「淡水港的土人街」為今日的重建街,比較1899年水管頭設立所留影像重建街道,這張明信片應早於1899年同期或更早,理由如下:1.影像中的街道型態比1899年淡水水管頭所設置時的重建街街面的鋪石更為粗曠,寫真影像一角的漢人一樣保持著清朝的髮式有著辨子,而一旁街屋更堆置著因應修補街屋所需磚瓦,因此與水管頭設立年代的街屋年代類似.2.九崁今日意為一個崁為一間街屋店面,以當年重建街的街屋依階而上頗符合一街屋寬大概是一個階崁的重建街坡道,3.當年重建街有著亭仔街連接街屋以讓街屋在風雨大或烈日下可利行人通行,另畫面中間街屋亭仔角左方廊中還有個孩童很驚訝的看著鏡頭,4.水溝下水道系統已建立:畫面中也見證著百年前重建街屋子與重建街路面較高而街屋與道路中已存有排水溝順勢而下,4.謎樣的街上物?明信片畫面中比較有趣的事,是照片中重建街的道路路崁有著未知的木柵物,是道路木隔柵門?還是街道店舖用的臨時交易平台?值得蒐集史料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msuito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