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觀光區中最具有人味的特殊景點!

P1460444.JPG

P1460441.JPG    

 

淡水中正老街連接金色水岸之中,在近區公所地區處有條不起眼的巷道(中正路71號與73號間),卻是淡水日治時期最具有”味道”的”黃金”歷史傳奇的碼頭!

P1460433.JPG

圖說:屎礐渡頭對面就是秀麗觀音山!  

淡水清末已來是淡水河口重要連外港口地區;發展最初為與大陸對渡碼頭,至1860年代後轉變成了國際港,而市區發展也幾經由本來幾十人小村莊、到滬尾街甚至到日本時期成為三芝石門八里淡水設立淡水郡的行政中心,人口增加變成了一個河口重要都市!

tohgan_1.jpg  

圖說:屎礐渡頭除了負責運送黃金外也將對岸的蔬果運到淡水一帶,圖為早期用船運送冬瓜來淡水的影像!資料來源:http://www.shipboard.info/blog2/

人口聚集加上日人治台後對於公共衛生非常重視,當年淡水並無所謂區分飲用水的上水道及污水的下水道分離保持健康觀念,為了有效管理污染水源衛生問題,為了健康;日人於是對淡水居住人口排泄物處理開始重視如何有效管理,在那個沒有便所(便所是日本語的外來語轉化而成台語,日治時期)的年代,如何有效處理家家戶戶只有簡易木桶加蓋屎桶;或在住所偏處隔個空間其下挖個坑兩邊放兩塊木板或磚塊當腳踏版就當廁所的方便後讓人頭痛的人類”產物”,或許當年常被隨意棄置處理;當然也有人視為珍寶;例如農家把它當成種植蔬果的重要肥料,因此也有人把這些黃金稱作”大肥” 或”水肥”!其價值如鹿港台語俗諺形容:”街仔人上敢死、放屎換蔬米,莊腳人上槌提米換大肥”!所以,在沒有化學肥料的日子裏;米養人、而人產出黃金滋養蔬果的有趣關係!

也因這些黃金有其價值,當年淡水鎮公所(街役場)於是就每年招標一次全街黃金,除了可供就近地區的農地肥料所需外,最主要的需求地是淡水河對岸還多是菜園的三重、蘆洲的農民耕作種菜施肥所用!

P1460440.JPG

圖說:渡頭在今日金色水岸阿媽酸梅湯旁的巷子!  

原本位在今區公所後方的渡頭,或許自古以來就是原本淡水河兩岸農產運輸重要渡口,在日人的定期招標政策後指定該渡口為水肥集散區,因原料特殊漸轉換成專用渡口,每當海潮配合風向之淡水河適合航運時間,就會看到販賣者與需求農夫忙著把此一黃金肥料;用一根扁擔兩只桶運送往來原料到運糞船,而舢板船更成群結隊揚帆往來此渡頭的景象謂為奇觀,後來本地居民就以屎礐渡頭來稱呼此一特殊用途渡頭!

P1460432.JPG  

隨著年代改變上廁所也變成了一種享受,各式的沖水馬桶出現及化糞池、下水道設施的普及,自黃金處理有了現代化方式,及各種化學肥料出現取代了以屎當肥耕種蔬菜的方式;於是屎礐渡頭以漸失功用只剩其名稱了,為了保存這獨一無二的淡水非常獨特的渡口,如了有見證著早期淡水河兩岸的農業生產分工,也象徵早期台灣於日治時期對於人民生活衛生管理及運用的意義!於是1995年代淡水鎮公所更把本處渡口公廁改善後在上方名稱屎礐仔的字樣,該公廁於是成為別處絕無僅有貼近渡口原用途”風景點”!而靠近河岸該渡口處也立上標示牌說明著這條小巷的鄉土意義,特殊的解釋另人會心一笑!下次淡水河岸觀光時可別忘記穿梭在此巷體會屬於淡水農業時光特殊意義的擺渡口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msuito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