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每張照片相互比較看到淡水影像不同年代間外觀風格趣味及新故事產生....
新店段一直是淡水老街街段西洋風味最濃的區段,在民國五六零年代已不復見洋行鄰立大船駛入的景象,至日治時期就開始轉換為許多公部門及日籍人員移入的重要區段,原本荷式的郵電局(今淡水郵局處)建立本處明顯的地標,民國70年代也被拆除走入歷史之中!
圖說:今日郵局前回望馬偕銅像街段
圖說:60年代淡水郵局回望三角公園(今馬階銅像街處) 照片來源(sorce from)淡水夕陽の美しいやさしい街http://www.shipboard.info/blog2/
郵局處回望至今三民街馬街銅像處約五六十年代至今百年的變化,今本段街區已規劃為藝術大街街段;將原本淡水四連棟日治宿舍原地重建為最”環保”的綠建築藝術工坊,現為淡水各類藝文展覽的中心,在緊臨工坊之原德忌利洋行倉庫將整修後成為藝術家的住所及創作園地,加上原本馬偕於本區段的醫館、教堂、上岸及租屋處等文化資產使本區塊有今昔歷史說不完的故事!
圖說:同一角度荷式郵局已變成今中華郵政,圍牆內的日式建築拆除後已變成電信局,原兩建物中的小橋已變成連接河岸的通道。
照片來源(sorce from) 淡水夕陽の美しいやさしい街http://www.shipboard.info/blog2/
比較兩張的淡水新店段新舊照(民國50~60年代及民國101年)仍可見部份日治時期的殘蹟,大正期間淡水街道整建拓寬改正的道路的寬度及彎屈度至今仍可為今中正路年代變化區分的重要軸心,今昔照片比較下前由郵局至馬偕銅像三民路口街區望過去的路型與寬度雖變化不大但街區景觀已大不相同,原本本區大都為公家單位為主,也是海關重地之地,淡水位居河港山城之中的市區中心就有很多的小溪流過其中,本區三民街丘地旁有一小溪流經(從馬偕醫館旁)入河,舊照仍見道路邊本區尚保留日治時期連接道路小橋石欄杆見證著時代演變,另景中50至60年代橋邊開設滬尾號理髮廳成為該年代地標之一,橋基位置約在今約位在今所設自動郵局旁,可見原公家單位用地還為郵局用途,而另外一張舊照為臨海一側路邊照片中有著醒目荷蘭風味的郵局建物;原基地今為統一綠底格式的郵局,其旁日治房舍原本圍牆是60年代思想統一年代時以油漆篆寫反共復國的精神標語或政令宣導最好的廣告牆面,至今已變更為臨河道路通口及現代造型電信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