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如淡海壽比屯山淡水有尊土地公超過百年看顧著本區,至今惟持原石面貌!
淡水是一個值得一玩再玩地方,來淡水走走,除了可以跟著旅遊書上的建議地點一遊外,也可以走進泛大淡水地區一探人文及自然之秘!在區內最熱門的淡水河邊紅樹林自行車步道總是人來人往,你是否注意這兒除有著另人著迷淡水河觀音山自然風光外,在路途中捷運紅樹林站仍有一間保有少見的石頭土地公的土地公廟!
探訪這座有著土地公石頭神像土地公廟並不位在市區內,跟我們認知中的土地公廟大多位在市區大有不同,一出紅樹林捷運車站,要往臨近後方的紅樹林自行車道方向步行,該廟離淡水紅樹林保護區並不遠,所以以紅樹林土地公廟稱呼吧!
土地公廟的格式已經經過整修或重建,格式整修與現今一般所認知的水泥建築的土地公廟外樣差不多並無特別的地方,以土地公為主神在供奉之廟桌底下可見虎爺大至維持一般土地公廟傳統格式,特別地方是土地公廟所座落的地點較遠離市區的原因,所以這裏的土地公的廟方怕土地公廟慘遭小偷,而特別設置鐵窗把土地公”關”在內神桌裏,所以要一窺探這尊特別的土地公石頭神像並不容易!
然而這尊特別石製土地公就在鐵欄前方不難發現!與傳統認知上大多都是土地公神像多以木刻為主不同,土地公各地方也有因地至宜不同材料,但一般石刻土地公比較少見,高度開發下淡水中仍保有石刻土地公更難能可貴!
石刻土地公刻工並不特別精細,外型保有少見質樸樣貌;土地公戴著方帽石帽並有著清楚五官輪廓,以坐姿將兩手放在腿上,彷若靜靜坐著聆聽著各方信徒祈求與願望!
這尊石頭土地公樣態蠻符合台灣早期開發並不富有時代背景,先民為了崇祀掌管土地的神明,以福德正神為代表並衡量有限經濟能力下,所建構福德正神簡易石刻以祈求平安與福份假設,清朝時淡水紅樹林一帶是一片長滿芒草的丘地,芒草叢生包圍的村落就被以台語因「肝真」茅草植物命名為竿蓁林莊,至今淡水還有相關地名外竿蓁林及竿蓁林存在,這尊土地公是否與當地的土地開發史有關聯仍待考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