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隱居英專美食區的密藏甜品!
圖說:天冷時分一信門口湯圓美食攤前大排長龍
湯圓是台灣常民文化中常見的點心與食物,歷史上為冬至民俗應景食品,在台灣被稱為圓仔;也是傳統點心當中糯米製成的食品之一,其中例如:草粿類、米苔目、湯圓等等都是這類的重要食品,而這種原本與節慶相關的食品,近年在台灣各地已慢慢轉型成地方文化美食特色食品重要選項;而口味有甜也有鹹,一般有包餡料稱為元宵體積也較大。
許多傳統米食製品都需要大量手工,年輕一代多不喜歡這種要費體力工作,像搓圓仔前原料需先揉製糯米粉塊在用重物壓實去水製成,繼續在原料製成後還要更用手工揉成一粒粒飽滿紅白圓球的方式,今日這種大量費人力手功的工作現在大多用機器代替了!然而機器成品往往入口後卻少了手工製成的圓仔的嚼勁與Q感!故雖手工費工但美味是機器製無法比擬!今在淡水最熱鬧的英專夜市,也出現了兩家隱藏版的好味道湯圓!以甜蜜蜜滋味為主!
圖說:其中之一賣紅麴湯圓
這兩間只有下午以後才會出現的賣黑糖紅豆湯圓仔的攤位,被稱為”隱藏版淡水美食”!原因是晨間這地點可是銀行門口:為淡水在地的金融機構一信的分行英專分社營業據點!一直要等到下午銀行關門後,英專分社銀行結束營業才把門口地區給這些淡水的夜市美食攤位使用,因此想要享用這讓人念念不忘湯圓美味,太早來可是找不到這些沒有固定攤位的美食據點~
圖說:海水城的紅豆湯圓專賣攤前總是人群大牌長龍
圖說:排隊的人都從博愛街一號轉到其邊仁愛街
其中海水城阿伯的手工湯圓是來此必吃的美食,湯圓用傳統紅白圓仔為底有傳統懷舊及阿媽的味道的存在;海水城伯也特別將未煮前的紅白湯圓放置在大米篩上,一顆顆湯圓羅列其上就像藝術品一樣!剛起鍋的湯圓一顆顆冒著蒸氣且晶瑩悌透如大珍珠色澤;味道遠飄著米香!除了傳統湯圓外;阿伯也準備了不同口感的”圓仔”例如:芋圓、蕃薯圓、Q圓等等,搭配上紅豆湯底或花生湯底甚至是燒仙草,在冬天可是最佳溫熱人心的熱食一番名品飲食!尤其天冷時候來上一碗熱騰騰湯圓除了甜口外;也溫暖了每個吃上一口人的心!入夜後寒冬淡水總見長長的人龍排在博愛街1號英專分社門口等待,當輪到自已時從海水城伯接過舀起滿滿一碗紅豆或花生黑糖湯圓;寫在臉上可以感受出滿足的味道!
圖說:花生與紅豆湯圓;點碗綜合滿口各種不同滋味
到了夏天天熱季節時分海水城伯也會跟著換季,除攤位招牌換裝從原本的熱湯圓改為多賣冰品,選項也多了米苔目等多種項目可以選擇!而不管那個季節去買阿伯總是會裝滿豐盛湯圓等您的點選料項,點碗綜合湯圓熱或冰品帶回家的綜合湯圓或冰品;食指大動並大口吃著物超所值甜品,湯與料滿過碗口不同層次口感讓人直呼過癮!
其實;來這裏嚐鮮也可以試試海水城伯旁邊不同口味的”紅麴湯圓”,不同嚼勁及口感也不錯喔!
記得有機會來逛淡水英專夜市時;別忘了這博愛街口兩位販賣”屬於淡水小小確幸的幸福湯”紅豆湯圓”隱藏定時版”的必嚐美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