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代演變,天照大神變成了英烈千秋場景(忠烈祠)
淡水神社建於日治後期日本為加速推動「日本人精神」的運動,於1939年6月1日鎮座,神社級別為無格社,主祭神明為:大物主命、崇德天皇、明治天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例祭日為每年的11月10日,當國民政府來台幾乎將全台神社「消滅」或改為「忠烈祠」,當然淡水神社也逃不了被改建為「忠烈祠」。
這張是在碧海晴空時所拍攝的淡水神社的大鳥居及神社石宮燈道是日人離開台灣不久的年代所拍,也是和風淡水信仰心醉的神社照片之一,比較當時的神社鳥居大約位在今日忠烈祠前方入口,而大鳥居業已滅失,神燈道與今日往忠烈祠道路大約ㄧ致,多數石燈籠已移往淡水行忠堂後面公園內,神社原址已改變成忠烈祠,原建物僅剩石頭基座外,大部份改成北方宮殿式的忠烈祠建築,僅存水手鉢、手水舍亭子上半部亦被移往淡水行忠堂。
今日前往神社原址已經看不出原本濃濃和風的樣式,但綠樹參天風景優美的淡水忠烈祠仍是踏青去的好地方!
照片來源:北投埔林炳炎
http://pylin.kaishao.idv.tw/?p=487#more-487
延伸閱讀;神社區別: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野地旅)
http://theericel.blogspot.tw/2014/08/blog-post.html?m=1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