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有著說不完故事,歷史時間用文字及影像篆述這段動人故事…

59

圖說:這是1654年左右由荷蘭人所繪淡水河附近相關地圖部份,地圖可見原淡水附近原貌,右下角可見淡水河口一帶的聖多明哥城(今紅毛城),當時的紅毛城是"有著屋頂的城堡"下方圖示黑色方塊應為今日淡水河口淡水土名大庄的地方,而方塊稜型應與,其圖狀似田應與東印度公司公司田有關,今天仍存於淡海新市鎮"公司田溪"的溪名(資料來源:數位典藏及數位學習網 http://digitalarchives.tw/)

 

淡水名稱漫談

淡水,可能因淡水港而得名。「淡水」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地名,原本是明末以降,往來中國和台灣之間的閩南流民,對台灣北部的總稱(當時都以「雞籠山、淡水洋」、「雞籠淡水」、「澹水港」通稱之)。

淡水原係河名或此地原住民語音譯,與高屏溪之舊名下淡水溪南北對稱之,或亦稱上淡水河。雍正元年原諸羅縣下增設彰化一縣及淡水一廳,於是淡水成為行政區名,惟其範圍,南自大甲溪,北至基隆,並非僅指現淡水鎮。

今日的淡水鎮,原稱「滬尾」、「滬尾莊」、「滬尾街」或「滬尾港」。

滬尾原意之說法極為紛紜,一說與台灣北部各地雨勢大小有關,認為滬尾即雨尾,基隆宜蘭雨頭也,一說與上海(簡稱滬」)通航有關,一說是原住民語音,因滬尾又有虎尾、戶美之音譯,日人安倍明義(1935)即認為滬尾與石門之「老梅」同音義,另一說法即《台灣府志》所載「用碎石圍築海坪之中,水滿魚藏其內,水汐則捕之」,石滬為捕魚之設施,村社處其下勢,故名滬尾。

只是到了清未台灣開埠通商,作為台北(淡水)外港所的滬尾,逐漸與「淡水」互用,到了日本時代時,遂正式以「淡水」取代「滬尾」之名稱,據稱也是因鑑於滬尾之台語音與日本神戶(Koube)之讀音易相混,乃改以淡水,只知光復後也沿用「淡水」為鄉鎮之名。

淡水的港口和城鎮發展,都和淡水河的航運有密切之關係,淡水河雖只是台灣第三大河川,卻是台灣航行最便利的河川,以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為主的大小河系網住整個台北盆地,提供了大台北地區交通運輸網路,使沿河主、支流發展出許多港和市鎮,成為人民往來,物產運銷的樞紐,淡水即位於河口北岸、是制此一暢通水道唯一出口,成了北部台灣的門戶。在明末和清初之際,它是海上列強競逐於南洋和東亞間的航途中繼地,清中葉之後則是台北盆地和中國沿海的移民和物產的轉運港。到了清末開口通商後,不僅和安平,打狗(高雄)、基隆並稱台灣四大口岸,更一躍而為全台最大國際港口。

 IMAG0541 

圖說:淡水除了是現今欣賞夕陽美景的亮點外,連地名及發展都是一段動人的歷史過程與故事,值得細細品味與聆聽,令人沉醉其中! 

荷西時期的淡水:

自航路大發現之後的二世紀間,正是歐洲海國列強各為爭新殖民地而逐鹿亞洲的時代,南洋豐盛的物產、中國與日本廣大的市場和人口,以及被歐洲視為高利潤珍品的絲綢和瓷器,都是他們競爭的對象。

台灣獨特的戰略位置,正如亞洲航道的十字路口,可扼制中國、日本進出南洋、交趾,一直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1624年,荷蘭人終於捷足先登佔領了台灣南部,不僅在航運與貿易立刻取得優勢,也因開發台灣的物產而獲利甚豐,此後,以菲律賓群島為基地的西班牙人,為了和荷蘭、葡萄牙等國,競爭中國和日本的貿易,並防範日本以台灣為踏板下南洋威脅其利益,也在1626年5月派遠征軍由馬尼拉北上,經台灣東海岸抵基隆,在今和平島建「聖隆爾瓦多」城為基地,和佔領台南的荷蘭人成南北對峙。

西班牙人為了要取得較大腹地,擴大其統治基礎,以及加強和中國貿易,遂於 1629 年秋天再率艦隊,由基隆入侵淡水,除將淡水命名為「嘉士多」港(Casidor) 之外,也在河口北岸一形勢險要,展望最佳的小山崙前緣,即今淡水砲台埔,建「聖多明哥」城,和基隆互為犄角,作為統治北台灣的基地。

約1632年他們溯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招撫沿河土著部落,也闢建淡水經北海岸到基隆的道路,並修築基隆河到基隆的通道,除了開發硫磺,鹿皮等土產的運銷之外,也擴及勢力遠達新竹和宜蘭一帶。同時天主教神父也到此宣教,他們在淡水建「玫瑰聖母堂」,以羅馬拼音編 <<淡水辭彙>> 和 <<淡水教理書>> 教化原住民,並傳教至北投、八里、大龍峒、新莊一帶,只是後來日本德川幕府禁止基督教的傳播,並頒「鎖國令」,使西班牙對日本貿易和宣教拓展的希望落空,加上他們在台灣北部與原住民時起戰端而疲於奔命,因此逐漸撤減淡水的守軍。

1642年,荷蘭人乘西班牙在菲律賓發生戰亂難於分身之際,而出兵基隆,在激戰數日後,結束了西班牙在台的統治。荷蘭統治台灣北部幾經征討後,也在基隆和淡水重新築城,淡水的「安東尼堡」於1646年建竣,因中國人稱荷蘭人為「紅毛蕃」「紅夷」,因此三百多年來我們一直稱它「紅毛城」。

荷蘭人除了繼續利用紅毛城統治原住民之外,也繼續開發土產輸出,並招募漢人到淡水開墾和貿易,他們和西班牙人一樣,希望以淡水港為中、日貿易之中途站,也因守軍與原住民經常發生衝突而成效不大。今日,北海岸有一叫富貴角的海岬即是荷語Hoek「岬角」的音譯,而淡水最長的河川叫「公司田溪」,也據稱是因河口附近之大莊,是當年為荷屬東印度公司之官田而得名的。

0vwjxf_tNJ1YmdsLCuLTrg  

圖說:影像所在約為停留在淡水今公明街沿河停留在船頭行或郊行的中國式帆船(戎客船),當時清領及日治初正值淡水港興盛,台灣海峽兩岸往來緊密,人員及貨物帶來了以漢人為主的淡水庄至街的發展動線。 

明鄭及清領時期

1661年,鄭成功登陸台南,驅逐在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在淡水、基隆的荷蘭人見勢不可為,也陸續撤離台灣,總之,西、荷兩國在台灣北部統治了卅六年之久,其鼎盛時期在1634年至1635年間,當時駐兵五百餘人,常滿載貨物的西班牙船廿餘艘,同時進基隆港,淡水和基隆一時成為華南和馬尼拉間的通商中心。

中國移民入台開發的門戶

淡水,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居住地,他們以淡水,外北投、圭柔山、大屯和小八里坌等社,分佈於今淡水內鎮內,以漁獵和簡單的農耕為生。

由於台灣的淡水與中國閩南距離最近、又合風信,因此,自古便有漢人利用季節風到此停留,他們用毛氈、日用品、和瑪瑙、手釧等飾品、與凱達格蘭人交換硫磺和土產,當時的淡水被視為「荒穢之地」,他們到此只是臨時性的「漢番交易」,談不上開發。在迭經西班牙和荷蘭人的統治後,漢人到此拓墾己逐漸增加,到了明鄭時代,卻未重視淡水之開發,除一度防清軍乘虛攻其台灣北部,而重修紅毛城以此作為屯兵和流放犯人的地方,即使到了康熙年間併入清朝版圖之後,台灣重南輕北的現象也並未改善。但由於中國東南沿海人口稠密,耕地有限,淡水距離近又是良港,由淡水河入台北內地更是便捷,因此,淡水逐漸由村社,發展成具有港口機能的聚落。

乾隆年間,大陸移民進墾淡水達到最高潮,山區腹地逐步開發,只是當時的港口和船舶出入是在南岸的八里,而且淡水河系尚可讓大船直入台北盆地,因此大城市皆在新莊、艋舺,淡水還只是河口的小村落。乾隆57年(1792)清廷因應日漸瀕繁的移民熱潮,遂繼鹿耳門、鹿港之後,開放淡水的八里坌,准與泉州之蚶江和福州之五虎門對渡通航,但當時八里坌卻因日漸淤塞,船舶出入不便,因此港深又利於大船碇泊的北岸滬尾,就逐取代八里坌,成為台北(淡水)的外港。

今日淡水中正路的媽祖廟福佑宮前海濱,是背風凹岸所在,依山面海形勢最佳,前有港道和碼頭可通外埠和台北內港,而背後的小山崙又有路徑接山區之農村腹地,即是物產集散地,也是移民進出的門戶,因此,淡水自清雍正和乾隆年間,就以此廟為樞紐,發展出「滬尾莊」的聚落。

到了嘉慶元年,淡水街民、商家和船戶,集資重建福佑宮,同時為了航運出入安全,也在今日沙崙建了一座民營燈塔,叫「望高樓」,之後,淡水經歷幾次海盜侵擾和民變之後,清廷決心加強防務,於嘉慶13年(1808)將水師守備移駐滬尾,並設守備署和砲台於今紅毛城前方海濱,淡水治安日趨安定,發展更為快速。

一直到咸豐年間,淡水則逐漸由福佑宮廟後山崗和兩側河岸,發展出一座有市集、碼頭、街衢、百業繁興、以及有寺廟祭祀和私塾文教的山城河港,也逐漸被外國人視為一有發展潛力的商港。今日望高樓,淡水守備雖署已無跡可尋,但福佑宮、龍山寺和鄞山寺,卻是當年保存下來的珍貴古蹟

tevFUM8ALw2Nzeg_B5qaZg 

圖說:這是淡江中學寫真帖的照片,當時淡江高中的學生留下了淡水最候一艘國際大船利用潮汐帳潮的時機最後出港的身影,隨著淡水河的淤淺且為候潮港(非深水港)不良於吃水較深的國際大船航行淡水也隨著這艘船的離開從國際港邁入了歷史名詞! 

台灣開埠淡水成為國際商港

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國家的船隻逐漸東來,台灣的自然資源和戰略位置再度引起列強注意,北部淡水及其腹地的物產和廣大的市場素為他們所覬覦,基隆的煤更是來往的火輪所需,因此,以英國為首的船隻經常違法到基隆、淡水停泊貿易,到了咸豐年間,清廷也按既成事實發給外國商船執照,並予徵稅。

1858英法聯軍之役後,清廷與英、法、美、蘇簽下天津條約,台灣正式開埠通商,在中法條款中註明淡水為通商口岸,此後輾轉發展,淡水一躍為國際商港。1861年,清廷派道員區天民到淡水(滬尾)設立海關,並改水師守備署( 今紅毛城停車場位置 )為滬尾海關,同年 12 月,英國領事郇和(Robort Swinhoe)乘英艦Handy號抵淡水,淡水(滬尾)正式成為開港、設領事之地,不久更進而爭取艋舺、大稻埕作為淡水內港,將「淡水口岸」定義為淡水河系流域。

1862年6月22日(西曆7月18日)在淡水設立洋關正式開市,翌年8月,清廷任用客卿英人 Howell 爵士為稅務司,並開放基隆為淡水港外口(副港),到了1864年淡水已躍升為正口,總理台南、高雄、基隆等關務。此外,英國也在1867年租得紅毛城廢樓,經修建後成為英國領事館,接著德、義、葡萄牙、西班牙、丹麥、奧地利、日本、秘魯等國也相繼與清廷訂約,均霑商業利益,於是各國商船紛紛到來,外商洋行也在淡水設立,茶葉、樟腦、硫磺和染料等物產的輸出,以及鴉片、紡織品、雜貨等的進口,使洋商獲利甚豐,由今日三民街至紅毛城間之河濱和山崙,成為外人之居住區,碼頭、貨棧、衙門、行商、洋樓林立,盛況正如沈葆禎所形容「....滬尾港門宏敝,舟楫尤多。年年夾板帆檣林立,洋棧客棧、闤闠喧囂,其口岸之歧出不同有如此者。」今日紅毛城內還保存精美的英國領事宮邸,而淡水國中前之白色洋樓就是總稅務司洋的宿舍淡江中學馬偕墓園旁的外僑墓園,這都是當年所留下來之古蹟。

光緒 9 年( 1883 ),清廷與法國因越南問題啟戰端,法軍欲以佔領台灣來脅迫清廷屈服,翌年,強大的法國艦隊多次攻擊基隆未獲實效,遂轉攻淡水以期直搗台北,但在軍民合作下,終於逐退法軍獲得大捷,此役更肯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戰後,劉銘傳也在今油車口山崙建規模宏偉之淡水砲台,以防外敵再度來犯,該砲台目前已成古蹟,城門上方尚留劉氏所題「北門鎖鑰」。

就此,淡水在清同治、光緒年間進入鼎盛時代,尤以1888年貿易達到頂點,佔全台總貿易額 74.9%,直接帶動了台灣的現代化,也加速了台北的都市化。

p115042845478  

圖示:馬偕入台開啟北台灣除了基督長老教派的傳播外,也是一個台灣走透透的旅行家,這張照片是馬偕行旅的精典照片赤腳徒步走過今天三貂角到宜蘭及後山傳教,他的走動式傳教至今仍是典範!

馬偕博士在淡水

清末之淡水,不只是產業集散出入口,促進台灣政治、經濟重心北移和台北的都市化,也是西方文化入台之門檻,其中以馬偕博士在淡水最具文化交流特色。

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ll)又名偕叡理牧師,加拿大宣教士,於1872年 3 月抵淡水,在龍目井街租屋為寓所,以招聚信徒建立淡水教會,並以此地為其在台北宣教、醫療和教育的基地,他也娶本地女子為妻,死後埋骨於淡水花台埔,一生頗富傳奇性。

馬偕博士在台宣教之成功,與他善於利用醫療服務、有效的改善民眾建康有絕對的關係,影響也最深遠。他早在其寓所即為人免費診療、供應西藥,不久增加外科手術、拔牙和住院設施,進而另設「滬尾醫館」,聘駐淡水之外籍醫師到此舉行醫療,傳授西醫技術,並向淡水洋商勸募經費,使淡水成為現在醫療之發祥地。

1879年更得到一美藉婦人之資助,建「滬尾偕醫館」,此醫館在中法戰爭時,因救護傷患而獲軍功獎勵,也是今日馬偕紀念之前身,該醫館建築今日尚保存在淡水馬偕街,是今日難得之古蹟。

此外,馬偕為有效訓練本地幹部,使其成為社會的表率,遂在1882年利用其故鄉牛津縣鄉親之捐款,建立「牛津學堂」。其教學內容除了宣教與醫療技術之培育外,也傳授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以擴大本土青年知識領域及視野。1884年馬偕博士又毅然開風氣之先,創辦淡水女學堂,將教育均霑男女,女學堂被譽為全台女子首學。

馬偕博士逝世後,其後續者也將馬偕興學之精神理念、技術方式,因應時勢與社會發展,將此兩校沿序演變,至今仍在淡水者有淡水中學和淡水學院,而牛津學堂之建築已被列為古蹟保存。

ZQI52VeSTEpvI5hquSVhSg 

圖說:這是今馬偕街教會後方拍向淡水河口的照片,拍照年限以看到1932年後今之教堂,遠處江頭今關渡大橋處還維持著未炸開河道窄處的原始山水風貌,此處是許多畫家做畫及淡水欣賞風景的最佳景點之一,秋冬之際樹葉調落的樹形融合淡水中西合併的街景及遠處美麗的山水背景,就如加註在右下角對照片的英文單字描述讚嘆這是一個充滿詩意的港口! 

日本人來了~淡水郡成立

1895年 6 月,日軍水陸並進佔領淡水,帶來新的時代。夾著明治時代進取精神的日本政府,開始積極經營淡水,除了與商社合作改變貿易型態之外,也取代了洋商在淡水的勢力。

淡水港因著貿易對象的改變,加上台北上游的大量開發,水土保持失衡,以致河床淤積日深,大船難以入港,雖日人時加疏濬,但依然每況愈下,加上日本大力建設基隆港,輔以鐵路之便利,終於在 1903 年起取代了淡水港。

 

沒落的淡水逐成為有名無實的國際港,僅能以千噸上下的船隻候潮進出,只剩大陸來的帆船以及施合發為首的木材業在利用這個過了氣的港口,維持一點生氣。但日本政府帶來的強勢建設,包括交通、產業、文教、公共設施、社會組織等的全面建設,卻改變了淡水的面貌和地位。

 

1920年,日本改變地方行政制度,在淡水設「淡水郡所」轄淡水、三芝、石門和八里四鄉鎮,淡水成為地方行政中樞,也是區內農漁業、工業、文教和民生消費中心,加上它與台北都市的便捷,與永不改變的山水資源,也成為觀光遊憩、登山建行的休閒據點。

 

此間,政府所建的郵便局、港務所、公舍堂、碼頭棧橋等建築,以及淡水中學、淡水女中的校舍洋樓,民間所建的禮拜堂、清水巖和神址等,加上郡役所為改善交通、美化街面、改善衛生下水道等,自1934年開始的「市區改正」所完成的大街(今中正路),賦予淡水極為迷人的城市外貌,被譽為「南蠻色彩的市街」,而民間文化工作也蓬勃發展。可是就在淡水要邁入文化重鎮時,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社會進入「戰時體制」,大船不再入港,淡水港遂告終結。

(文:蘇文魁 圖說:吳峻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msuito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