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百年前全台灣大陸間第一條海底電纜到今海峽光纜一號 

07111503

圖說:明治三十四年繪葉書(明信片)呈現淡水架設至日本電纜的岸上工事珍貴影像(資料來源:鞠園)

77214_1_1_l 

圖說:2012年連接淡水及福州兩地的工程在淡水端2012年11月份先開啟作業,對照日治的照片人力已變成機械作業有趣畫(照片來源: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77214

大陸和台灣近期往來越來越頻繁,為改善其間的通信能力與品質及降低成本,由兩岸間的公司包括中國聯通為主,聯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台灣新世紀諮通、台灣固網、國際纜網和中華電信等眾多電信公司共同投資一條連接大陸與台灣的直達通信電路“海峽光纜一號”經三年多準備工作後於11/6日開工,將重新連接百年前劉銘傳所架設的滬尾及福州起訖點,不同的是這條新電纜長約270公里,其中海中段205公里,共計16芯光纖,採用目前最先進的波分複用技術,一期設計容量高達6.4T!  

d192845

圖說:新光纖電纜連通兩岸新電信絲路

回顧台灣在清末風雨漂搖的年代中,一直是海外列強眼中的一塊肥肉,惟其地理位置懸掛於海外,使當年清朝不僅管理不易也是問題製造地區,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在多次歷經撫番及外國兵亂之苦後,以「孤懸海外,往來文報,屢阻風濤」之理由於1886年奏請清廷能夠鋪設不受風與影響之通信設備:海底電纜;於是清廷1887年透過怡和洋行向比利時購買舊電纜;並委由丹麥工程師協助施工在台灣鋪設了兩條電纜訊息通路,一條連接今日的本島及外島(53公里;安平到澎湖);另外一條則連絡了台灣至今日大陸(117公里;滬尾到福建福州石川島),因此淡水有了全中國第一條跨海電纜。

有了這兩條電纜使台灣至大陸多了”直接溝通的訊息管道”,雖然這條管道的使用可以提供民間商行重要商務訊息往來,但由於費用昂貴(電報每單位收兩角洋錢約可買一斗米),因此主要使用還是用在政府訊息溝通;如天氣、民情政務、軍事等資料;劉當台灣首任巡撫期間可算是台灣電信現代化的先行者,除了完成與外島及大陸電報線鋪設外,也在全台嘉義、台南、彰化、新竹、基隆等地設電報局並在台北設電報總局。

1895年清廷將台灣主權讓與日本後,這條電信通路仍為日人所使用,但日本人開始建立與日本本國國土的電信通道以加強聯繫,於是於西元1910年(明治34年)開始架設淡水到長崎間的海底電線布設,當時並在繪葉書淡水這一端留下難得的眾人拉纜線的影像。

20101210144633242  

圖說:世博福建精品管展出的影像中白色管狀物品就是百年前連接兩岸的電纜。

有關清朝所拉電纜線從淡水上岸確切地點已不可考,約十年前於時2001年由當地滬尾文史工作室人員與熱愛台灣古蹟的加拿大人史康迪,與當年立委林瑞圖陪同下追考堪查可能的地點包括了今日淡水郵局後方(原日治郵電局)及沙崙海水浴場附近,可惜該電纜線已經沒有確實證據存在物可以佐證!惟一見證這段歷史的物品福州石川島發現部份原電纜線;並在2010年上海世博福建精品館展出!

淡水通福州看海底絲路(數位典藏及數位學習 成果網)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f/39/5e.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msuitour 的頭像
    tamsuitour

    淡水導覽旅遊暨文化活動手記

    tamsuito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