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逛淡水老街一定要知道它的舊風貌.....  

14e1c4fd64bd90.jpg

14e1bf6efd8b87.jpg  

70年代原本的福佑宮旁九崁街口有著傳統店舖與今
十八味涼茶店舖差異甚大(舊圖:蘇文魁老師 新圖:版主 )


公館並不是淡水特有的名稱,像台北市公館就是留存至今的老名詞,其得名為清領時期設立的辦公廨署於此,負責管理往來新店溪流域商物課稅及人員管理,故公館為官方建築所在得名,另如新竹金廣福公館指的是則為閩客墾號之開墾中心的稱號,故“公館”一詞多為清領時對有著為大眾公用之場所可能或由官方或民間所設置的公共區域或建物所在地的地域通稱。
淡水早期的聚落發展也是點漸成線後成面~由滬尾各庄漸成街後成區,一般公認淡水滬尾街區的形成多以淡水五虎崗的第三個山頭臨河的福佑宮及其前方港區廣場為中心點,於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往山上交易或清晚期往臨河兩旁所形成的今所謂中正路一帶可惜經日治或多年改建以少見閩南街屋風味。
至今仍保留見證歷史就是在新北市地政局仍找的地段名舊地名:淡水段公館口小段(段號1108),想像清朝時福佑宮一帶光影,嘉慶年間淡水區臨河一帶有許多的四合或三合庄院及船頭行,其中最具有代表應是在廟旁何姓大戶四合院,除了收納著大小佃戶所繳的稻穀外也有著不少的船隻停泊在其前方的碼頭大家都稱這個公館並稱何公館口,當時前方廟埕廣場應是人聲鼎沸,擠滿了兩岸戎克船、往淡水河載貨而下的紅頭船及運商貨往來的小販與郊行商人,許多淡水居民會延著今福佑宮旁的九崁老街口將今北海岸金山三芝石門的山區的貨物在此賣出併買著大陸商船的”泊來進口貨”,繁華街景堪為北淡一景!惜日治街道改正後原本延河的街景就大不相同了,到民國以後隨著交通經濟發展今淡水老街能稱老建築的店家以所剩不多了!

14e1bf70dbdb46.jpg 
14e1bf7284059b.jpg  
(70年代公館口段:圖片蘇文魁老師)
14e1c505c65a13.jpg 

今日已經變成福佑宮護龍刻著四大天王石刻
 
到民國70年代捷運開通前,緊臨著福佑宮的九崁街口的公館口段尚可見具閩南風味的二層樓房,從今九崁街許順記的階坎台階往接中正路口往公館口地段看還可見到古味的山牆屋面,在夕陽下斗砌法的金包銀牆面映照著歷史的斑印,二樓還可見到少見的綠釉花瓶欄柑,街口連福佑宮的左右護龍還維持著小菜販的型態尚未收回改建,護龍邊延著九崁街坡還有傳統的切仔麵攤及賣著菜仔的小販,今這些殘留影像已成歷史一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msuitour 的頭像
    tamsuitour

    淡水導覽旅遊暨文化活動手記

    tamsuito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